Translate

2014年12月21日 星期日

中史sba

太平清醮與道教歷史
太平清醮,最為人所知的是長州的太平清醮。在大約農曆四月初五至九期間,龍舞獅鑼鼓喧天,其中北帝廟的「搶包山 」比賽和主要街道上的飄色會景巡遊更是必看亮點。但是,浮華背後,又有多少人知道當中的歷史?
在說故事前,讓我先釐清一個迷思:原來太平清醮也有分香港的,還有長州的。香港的太平清醮,稱為「打醮」,目的是保境祈陽、許願酬還。長州的就比較詳細,是由祖籍海陸豐居民舉辦的一項太平清醮活動,又稱包山節,因為該活動的最大特色為搶包山和飄色巡遊,每次均會吸引不少香港市區居民和外國旅客專程慕名來參觀。由於背景的不同,所以舉辦的規模也不盡相同。
香港太平清醮,據說源自清朝政府令村民可以重返故鄉,繼續宗教儀式的命令,即取消遷鄉令。在明朝和清朝時,祈禳災祥和祭祀無主孤魂是屬於地方官司與城隍神的責任,在香港的打醮,具備「春祈秋報、驅瘟逐疫」的元素,更把原本由官僚負責的祈禳和祭厲儀式地方化,融入了地方色彩,令香港的打醮塗上了一層濃厚的宗教儀式。
長洲太平清醮來源眾說紛芸,一說清朝時長洲島上發生瘟疫,島上居民被傳染,什至喪生,故此到長洲北帝廟舉行醮會,齋戒三天以示尊敬,疫症才得以消除,此后便一直沿用。另一說源自香港島太平山街,當年因附近地區發生鼠疫,有一名海陸豐居民把家中供奉的北帝移到街上,上香祈福後,鼠疫很快就消退。自此居民每年均會在太平山街舉行太平清醮,及後香港政府為防止引發火災而禁止居民在太平山街打醮,居民遂將太平清醮移往海陸豐人聚居的長洲,維持每年一次的傳統,直到今天。
說到這裡,太平清醮與道教又有何關系?
考諸歷史,原來和漢朝盛行的道教信仰--「天人感應」有關。「天人感應」是地上的人和天上的主宰可以互相感應,人的行為可以影響上天的決定。透過道士的儀節典禮,祈求降福施恩,使諸事吉祥。 
 中國一直以來,舉凡大規模建醮祭神,均以「太平清醮」為名。為何稱「太平」呢?據古書記載,東漢的于吉稱遭遇奇逢,有幸獲得神仙贈書百多卷,書內載有長生不老之修煉道術,也詳細解釋陰災罹禍的學說。書名為「太平清領經」,簡稱為太平經。這是「太平」二字最早被引用的一個出處,與「太平清醮」的得名有很大的關係。太平清醮的具體儀式
太平清醮,大抵也離不開搶包山、飄色巡遊,雖然這些都屬於太平清醮的一部分,但正式的太平清醮的具體流程,可能我們卻沒懂什麼。
啟壇解禳是太平清醮最重大的儀式。由主辦單位安排的啟壇解禳,說得通俗一點即是開幕典禮。開幕典禮當然要隆重其事,要邀請高官、地方仕紳主禮,也要有一些獻詞、致送紀念品、素點茶會招待以及龍獅、麒麟表演等等儀式。
神壇的前面,由一條長長的大紅布攔著,紅布的中段束結成一個大綵球。儀式開始時,各主禮嘉賓拉著大紅布,吉時一到,主持這個儀式的主禮嘉賓,用力一拉,花球便會鬆解開。待嘉賓上香後,其他信眾就可以魚貫進入神壇拜神,太平清醮勝會的一切活動正式開始。 
香港及長州的儀式雖有差別,但也離不開以下幾個範疇:建壇(啟壇 → 發奏 → 請師 → 分燈 → 禁壇 → 打武)、三朝三懺(「朝」是早、午、晚向諸神供飯及拜香火,「懺」是道士代表鄉民懺悔。)、正醮(掛榜)、迎聖(請三清至尊、城隍和村內的主神前來參加醮事)、禮斗、頒赦(走赦書)、放生、祭大幽(向幽鬼分衣施食,有超渡作用的善行)。
蛇行無頭不行,這麼多複雜的儀式,當然需要一個有系統的委員會。一次太平清醮由籌備到完成約花一年時間,因此在舉行前一年便需要籌組「建醮委員會」或「醮務委員會」,負責統籌、籌備、直到醮會舉行期間的大小事務,組成成員往往是建醮社區的核心或掌權人士,一般亦會由鄉事委員會或村公所成員兼任。
太平清醮的演變
經過長期的演變,香港的打醮形式和規模已逐漸標準化,是一個特定社區、特定群體在特定時間舉行的大型社區性的宗教節日。每次太平清醮不少村內均會搭建大型戲棚公演「神功戲」,一般是上演粵劇,亦有鄉村跟隨習俗加演木偶戲,醮場並有攤檔售賣各種驅邪的吉祥物,熱鬧非常。再也沒有理昔日的抗疫防疫意識,反而淪為商品化及旅遊景點之一,失去本意。
至於長州「搶包山」活動,由於在1978年5月發生包山倒塌事故,「搶包山」於翌年開始停辦,大會改以分派形式將平安包發給島上街坊。在2005年,恢復舉行「搶包山」,由香港長洲太平清醮值理會與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聯合主辦,稱為「包山嘉年華」,在北帝廟遊樂場足球場舉行,讓旅客有機會再次親睹這項特色盛事。其中的「攀爬嘉年華」更可讓市民即場報名後,攀爬上高達14米的「包山」。壓軸項目「搶包山比賽」於晚上舉行,由12名好手角逐冠軍。於2009年,加設兩個名額予女參賽者。
復辦後的「包山」改為以鋼鐵支架取代竹棚搭建,進行比賽的「包山」高約14米,直徑約3米,外圍用竹枝覆蓋,再貼上約9,000個平安包,從前「郭錦記」是太平清醮御用製包店,但自2007年開始由真包子改為塑膠製成的模擬包。2008年增辦接力邀請賽,由本地大專院校和紀律部隊組成的8支隊伍獲邀參加,2009年改為來自廣州、深圳及澳門的3隊海外隊伍和5隊長洲隊伍進行國際接力邀請賽。


太平清醮的去留
時至今日,太平清醮已經成為每年的一項盛事。不但為香港、長州的居民帶來一陣喜氣洋洋的氣氛,更成為年度旅遊景點,為當地居民、以及旅客帶來一個美好豐盛的回憶。然而,華麗背後,總有取捨。
今天太平清醮的傳統意義越來越被淡忘。旅客的焦點都是搶包山和飄色巡遊。旅發局對外推廣這項旅遊活動時,更以長洲包山節為太平清醮的英文譯名,將一項傳統活動變得猶如嘉年華一樣。焦點當然只局限于搶包山和飄色巡遊,傳統意義給淡忘。原則上,包山和飄色只是太平清醮的一個環節,意義遠多於此。更可怕的是,一直以來,太平清醮不是為了平安包而大肆鋪張,那麼,又何來長洲包山節之意?
自從1978年的搶包山出了嚴重意外,釀成二十四人受傷的悲劇後,2005年為推動旅遊業才復辦搶包山活動。不過,2005年的搶包山活動,已由傳統習俗變成體育競技──爬包山的人都是經過預賽的「選手」,比賽期間,選手搶的是膠包,跟傳統人山人海的搶包山一比,可謂面目全非。
另外,今日遊人趨之若鶩買來吃的「平安包」,傳統只作祭祀之用,一向是給鬼神享用的,沒有人會賣和買。但太平清醮旅遊商業化後,平安包卻成了人人排隊搶吃的食品。
太平清醮節慶化後,的確娛樂性豐富,售賣各式紀念品,吸引大批遊人到長洲消費,帶旺當地零售和飲食業,促進本土旅遊業。可是,過度的商業化,也會把傳統習俗蠶食。例如,打醮期間必需禁止殺生,島民須齋戒。從前太平清醮期間,全長洲只有素食供應,什至連島上的麥當勞也因而特別提供香菇包,以符合不殺生,不吃肉的要求。可是,近年太平清醮為了生意,照樣殺生提供肉食,街上什至出現肉串燒等小食售賣。
總括而言,在現代社會的傳統習俗,沒有商業化,往往難以傳承下去;但商業化,傳統意義又會漸漸消失。太平清醮,成為旅遊熱點的同時,其傳統也蕩然無存,各項活動和遊人焦點,已完全失去太平清醮背後的意義。

太平清醮在2011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,其重要意義自然是當中的文化內涵。即是說太平清醮的確有其存在的價值,尚且沒有抹殺的必要,遺憾是,到底我們、以致我們后代,所經歷的,是一個叫太平清醮的旅遊節目,還是為了酬神的打醮?